关于申报2020年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老师: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文件赣教高字〔2020〕25号《关于做好2019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立项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就我院申报2020年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省级教改课题的立项范围与重点
今年省级教改课题立项仍以教学一线人员、青年教师为主体,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
立项范围主要是围绕高等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改革开展研究与实践项目,详见立项指南(附件1)。
立项重点应是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先进理念,采用现代化手段,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卓越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有推广价值,能产生良好社会效益、体现较高理论水平、涌现理论成果的研究课题。鼓励教师将有较好基础的教研成果和本科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综合评价等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力争形成具有普适意义的教改成果。
二、申报省级教改课题的要求
省级教改课题实行课题申请人负责制,课题主持人仅限1人,参研人数一般不超过4人。课题主持人一般应是主持过校级以上科研课题或参加过省部级课题研究的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副高以下职称人员申报主持项目,须由2名教授推荐,推荐函应说明主持人的科研能力、专业知识以及对申报项目的研究成果预测等内容。
在研省级教改课题的主持人不得申报;项目主持人只能申报1个项目,一般不得同时作为其他项目成员;项目组成员至多同时作为2个项目的成员。
申报人应填写《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附件2),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盲审要求)填写《课题活页》,其中《申报书》和《课题活页》由申报人在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管理平台提交(网址:http://jgkt.jx.edu.cn/jxedu/default.html)。
申报人同时在“学院新版OA-科研-我的课题-申报新课题”进行申报,并上传《申报书》和《课题活页》。
申报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15日,逾期不再受理。
特此通知
科研处
2020年9月25日
附件:
1.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
2.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含活页)
3.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书
4.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书
5.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鉴定表
附件1
202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
课题立项指南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分成十大类。各大类所列选题均为方向性标题,而非具体课题名称。申请者应在选题指导下,结合我省教育教学发展重点和学校、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课题题目。课题题目必须简明、规范并突出研究主题,不宜照抄课题指南的名称。
本文公布的课题指南并未囊括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所有领域和问题,申请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条件,自拟课题题目,但必须充分体现省教改课题研究的应用性、实践性特征。
一、高校转型发展机制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中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
2.高职教育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衔接机制研究
3.示范性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机制研究
4.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水平建设与研究
5.国际化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6.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10.高职院校面向社会人员的全日制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1.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12.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4.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5.“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6.(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17.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8.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9.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1.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研究
22.基于“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登记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3.军民融合育人模式研究
24.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建设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5.“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6.学分互认背景下高校本科教育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跨校、跨行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7.国家学分银行背景下职业教育育人体系研究
28.高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研究
29.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0.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31.高水平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契合度研究
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1.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研究
2.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研究
3.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4.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案例研究
5.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建设研究
6.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7.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研究
8.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服务研究
9.跨专业联合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与实施方式研究
10.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激励机制研究
11.创业学院的定位、运行机制和发展路径研究
12.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培养机制研究
13.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
14.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15.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内外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
16.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研究
17.中外创新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18.师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19.政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三、专业、课程设置及建设研究
1.提升专业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能力研究
2.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改造研究
3.职业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研究
4.高职院校试办本科专业的建设研究
5.专业设置、建设路径、结构优化与培养目标定位研究
6.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研究
7.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8.专业认证与评估体系研究
9.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10.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院校课程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11.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12.各类课程网站建设研究
13.慕课、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
14.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课程建设研究
15.双语课程建设研究
16.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标准研究
17.高校优质课程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
18.移动学习内容设计与应用研究
19.课程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20.通识课课程体系研究
21.高校品牌特色(一流)专业建设研究
22.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研究
23.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与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
24.基于能力为本的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25.名师、名课、名教材三者互促机制研究
26.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27.新媒介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研究
28.通识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
29.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研究
30.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
31.高校校际学分认定及转换机制研究
32.学分制改革与创新研究
33.“新国标”背景下的高校专业设置、建设与退出机制研究
34.OBE导向的课程建设研究
35.专业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建设及其结果运用研究
36.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群建设研究
37.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课程群建设研究
38.专业资源有效配置机制研究
四、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改革研究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2.研究型教学法的研究
3.基于问题教学法的研究
4.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研究
5.体验式教学法研究
6.案例教学法研究
7.参与式/浸润式教学法研究
8.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
9.角色扮演教学法研究
10.合作学习教学法的研究
11.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的研究
12.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研究
14.高校课程联盟运作体系研究
15.其它教学方法、学习模式、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研究、创新与应用
16.传统教学媒介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17.区域性专业教育“云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18.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19.知识可视化技术的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慕课环境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1.教学策略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2.基于教学原理的教学实验
23.教育性教学方法研究
24.基于教学目标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及应用研究
25.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应用研究
26.教学中社会资源的应用研究
27.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
28.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
29.教学过程性评价研究
30.科研与教学融合创新机制研究
31.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本科“课堂革命”研究
32.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教师课堂教学精准画像研究
33.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标准研究
34.“课堂革命”背景下的智能化精准教育、智慧学习、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35.“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36.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
五、教学内容改革及教材建设研究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研究
3.最新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研究
4.慕课环境下的教材建设研究
5.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6.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
7.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研究
8.基于“1+X”证书制度试点下的教材建设研究
9.各类教材及实验、实习、实训指导书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10.教学网站建设研究
11.各类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12.高校网络化、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13.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14.教学内容的碎片化与系统化研究
15.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下高校基础课程的改革研究
16.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研究
17.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课程研究
六、教学团队及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协整体性协同性研究
3.高职院校高水平校外兼职教师建设机制研究
4.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5.高职院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6.慕课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角色转变研究
7.协同创新背景下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8.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教师的角色转变研究
9.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0.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1.“1+X”证书制度下的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2.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3.校本培训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4.名师培养工作研究
15.教师工作室建设研究(含专职教师、兼职教师)
16.“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7.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18.教师教学竞赛研究
19.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20.专业化师资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21.教师发展及服务支持体系研究
22.校外兼职教师的选聘与管理研究
23.青年教师的培养、使用与提高研究
24.基层教师能力提升研究
25.“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6.实现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
七、教育对象与教学策略研究
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
2.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及其引导研究
3.大学生转型关键期的心理辅导与行为指导研究
4.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
5.大学生学习动机矫正研究
6.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探究
7.大学生学习需求开发研究
8.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研究(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研究)
9.“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
10.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
11.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12.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估研究
13.德育教育评价机制研究
14.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5.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研究
16.大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策略研究
17.“三全育人”改革与机制研究
18.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
19.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
20.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研究
21.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研究
22.各专业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
23.接受全日制高职教育的社会人员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八、实践教学条件及方法改革研究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3.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4.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与创新研究
5.实验、实习、实训方法研究
6.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7.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8.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研究
9.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研究
10.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11.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12.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研究
13.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14.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研究
15.顶岗实习管理与服务模式研究
16.学生实习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研究
17.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研究
18.远程虚拟实验室建设研究
19.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研究
20.实验设备远程共享机制研究
21.政校合作开展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22.实践+就业模式研究
九、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标准制定及保障研究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2.教学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研究
3.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方法研究
4.职业本科高校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方法研究
5.教学运行机制研究
6.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研究
7.高校教学考核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
8.课程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9.本科高校合格评估、审核评估工作研究
10.高校常态监测状态数据的采集与利用研究
1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12.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
13.教学资源校际共享研究
14.实验室管理改革研究
15.教改成果与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究
16.教师评价科学化问题研究
17.高校教学激励与评价保障机制研究
18.课程联盟运行模式研究
19.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研究
20.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及保障研究
21.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及保障研究
22.课程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及保障研究
23.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及保障研究
24.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质量标准研究
25.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研究
26.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27.高校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教研任主任管理办法研究
28.一流本科专业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
29.高水平高职院校专业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
30.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31.督导队伍建设及其质量监督优化研究
32.校园质量文化建设研究
33.教师教学事故处理及其法律法规建设研究
34.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过程性评价机制研究
35.大学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研究
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1.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路径研究
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中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高校“3+4”分段培养模式研究
5.高等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职业本科高校“3+2”分段培养模式研究
6.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7.中、高职教育衔接中的接口问题及其疏通研究
8.中高职院校联合培养专科层次学生的探索与研究
9.职业教育集团化问题研究
10.校企合作联盟的基本属性与运行机制研究
11.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
12.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探索与研究
13.社会力量参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探索与研究
附件3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申 报 书
课 题 类 别:重点□ 一般□ 委托□
课 题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校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 讯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 系 电 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 子 信 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表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教育厅制
填 表 说 明
1.填写此表时,不得减少栏目、改变内容,内容应简明扼要。
2.本表所附《申报书(活页)》供匿名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活页需报送三份,每份单独装订。
3.申请者签名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网上填报时将签名页和盖章页扫描替换电子稿相应位置后上传。
4.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高校课题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一、简表
课题简况 |
课题名称 |
|
配套经费 |
学校 |
万元 |
起止 年月 |
年 月至 年 月 (从申报月份开始计算, 研究时间一般不少于24个月) |
其它 |
万元 |
课 题 主 持 人 |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职称/职务 |
|
最终学位/授予国家 |
|
近三年承担教学工作 |
学 期 |
课 程 名 称 |
授课对象 |
学时 |
所 在 单 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况 |
时 间 |
课题名称(校、省、国家级项目;主持/参与) |
概况(在研、结题、获奖)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题组主要成员简况(不含主持人) |
姓 名 |
出生年月 |
专 业 技术职务 |
工 作 单 位 |
课题中 的分工 |
签 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人数 |
高级职称 人数 |
中级职称 人数 |
初级职称 人数 |
博士 |
硕士 |
学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立项背景与意义
1.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简评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500字内) |
2.本课题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限列5条,300字内) |
三、课题实施方案
1.具体研究内容或对象 |
2.研究拟达到的目标 |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课题的预期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教改方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讲义、课件、软件、实验报告、调研报告、著作、论文等。其中,研究报告为必备成果。) |
5.课题的预期效益(包括实施范围与受益范围等,200字以内) |
6.实施计划(含不少于24个月时间的年度进展情况)。 20 年 月——20 年 月 20 年 月——20 年 月 20 年 月——20 年 月 20 年 月——20 年 月 20 年 月——20 年 月 |
7.本课题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200字内) (1)特色: (2)创新点: (3)应用价值及推广途径: |
8.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100字内) |
四、课题研究基础
1.课题组成员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及成果概述(包括自选课题、校级以上课题、学位论文、学术论著论文及获励等,500字内)。 |
2.已具备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基础和环境,学校对课题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支持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300字以内) |
五、经费预算
支出项目 |
金额(元) |
依据及理由 |
图书资料费 |
|
|
调研旅差费 |
|
|
专家咨询费 |
|
|
印刷费 |
|
|
小型会议费 |
|
|
其 它 |
|
|
合 计 |
|
|
六、学校承诺
申报课题入选后,学校同意对一般课题0.5万元左右/项、重点课题及省教育厅委托课题不少于2万/项的额度安排经费,为课题组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课题负责人签字: 学校公章: 日期: |
七、推荐、评审意见
学校课题管理部门审核意见: (盖 章) 20 年 月 日 |
专家评审意见: (盖 章 ) 20 年 月 日 |
省教育厅审定意见: (盖 章) 20 年 月 日 |
注:填写此表时,不要任意改变栏目和规格;内容简明扼要。如因篇幅原因需对表格进行调整,应当以“整页设计”为原则。
类别:重点□ 一般□ 委托□
编号(申报人、学校不必填写):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申报书(活页)
课题名称 |
|
课 题 组成员 |
主持人 职称与职务 |
总人数 |
高级职称人数 |
中级职称 人数 |
初级职称人数 |
博士 |
硕士 |
学士及以下 |
|
|
|
|
|
|
|
|
注:活页中不得出现课题组成员、论文作者、获奖者姓名及所在单位名称等信息,统一用×××、××××××代表。否则,一律不得进入评审程序。
一、立项背景与意义 1.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简评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500字内) |
2.本课题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限列5条,300字内) |
二、课题实施方案 1.具体研究内容或对象: 2.研究拟达到的目标: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课题预期的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教改方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讲义、课件、软件、实验报告、调研报告、著作、论文等。其中,研究报告为必备成果。) 5.课题预期的效益(包括实施范围与受益范围等。200字内) |
|
6.实施计划(含不少于24个月时间的年度进展情况)。 20 年 月——20 年 月 20 年 月——20年 月 20 年 月——20 年 月 20 年 月——20年 月 20 年 月——20年 月 7.本课题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200字内) (1)特色: (2)创新点: (3)应用价值及推广途径: 8.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
|
三、课题研究基础 1.课题组成员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及成果概述(包括自选课题、校级以上课题、学位论文、学术论著论文及获奖等,500字内) 2.已具备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基础和环境,所在高校对课题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支持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的简介),研究可能存在的困难及拟解决的办法(300字内) |
|
四、专家评审意见: 1. 同意立项 (1)重点课题 (2)一般课题 (3)委托课题 (签 名) 20 年 月 日 |
|
附件5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书
课 题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校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 讯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 系 电 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 子 信 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 题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教育厅制
填 表 说 明
1.填写此表时,不要减少栏目、改变内容,内容简明扼要。如因篇幅原因需对表格进行调整时,应当以“整页设计”为原则。
2.此表一式两份,高校教学研究管理部门及课题组各一份。
|
1.开题时间、开题地点、参加人员 2.本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分工 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
4.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事实依据 5.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6.本课题研究进度安排与具体措施 7.课题研究条件(含相关的前期成果概述、文献资料、其他有利条件)的利用 |
|
8.课题研究的预期阶段性结果与最终成果(包括形式与数量) |
|
专家组意见: 组长签字: 20 年 月 日 |
课题编号 |
|
|
|
|
|
|
附件6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中期报告书
课 题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校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 讯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 系 电 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 子 信 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表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教育厅制
填 表 说 明
1.填写此表时,不要减少栏目、改变内容,内容简明扼要。如因篇幅原因需对表格进行调整时,应当以“整页设计”为原则。
2.此表一式两份,高校课题管理部门及课题组各一份。
3.课题自获准立项之日起、满一年以上时,课题主持人应向学校课题管理部门提交年度研究报告,并填写《中期报告书》,报告书内容作为课题经费使用、晋级晋升时课题认定的依据之一。
一、课题实施情况 1.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2.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3.下一步工作计划与目标 4.经费使用情况 5.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学校支持和经费配套情况 |
学校课题管理部门审核意见 (盖 章) 20年 月 日 |
省教育厅审查意见(仅限重点课题) (盖 章) 20 年 月 日 |
附件7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结题鉴定表
课 题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校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 讯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 系 电 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 子 信 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表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教育厅制
填 表 说 明
1.填写此表时,不要减少栏目、改变内容,内容简明扼要。如因篇幅原因需对表格进行调整时,应当以“整页设计”为原则。
2.此表双面打印,中缝装订一式三份,省教育厅、高校课题管理部门及课题组各一份。办理结题时,此表一式三份报省评估所,批复签章后返回高校两份。
3.计划完成时间:按《申报书》的计划时间填写。
4.成果形式:指研究报告(必备)、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教改方案、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讲义、实验指导书、教材(含实训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软件、著作、论文等
5.经费支出情况:包括图书资料费、国内调查费、计算机使用费、文印费、小型会议费等。
6.本表与专家签字的》结题汇总表(1份),《结题鉴定会议纪要》(1份),结题材料(装订成册、统一编制页码、1份)报省评估所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
|
计划完成时间 |
年 月 |
实际完成时间 |
年 月 |
课 题 主 要 研 究 人 员 |
序号 |
姓 名 |
职称 |
实际承担和完成 的课题研究工作 |
签 名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经费合计 元。其中,学校配套资助 元,其他自筹经费 元。 |
经费支出情况 |
|
|
|
|
|
|
|
|
|
二、研究成果(500字)
1.成果形式(研究报告为必备) 2.成果的主要观点与内容,实践效果或应用情况,社会影响等 |
三、专家鉴定意见
(对课题研究的任务、目标、方法,研究成果水平、实践效果、推广价值等进行评价。可另附页。“等级”由专家组商定后填写:优秀、通过、修改后通过,暂缓通过) 专家组组长签名: |
等级 |
|
20 年 月 日 |
四、专家组成员名单
专家组 |
姓 名 |
职 称 |
单 位 |
签 名 |
组长 |
|
|
|
|
成 员 |
|
|
|
|
|
|
|
|
|
|
|
|
|
|
|
|
五、所在学校审核意见
学校课题管理部门意见 (盖 章) 20 年 月 日 |
六、省教育厅主管部门审定意见